

皇天集命,惟何戒之?
上帝既降下天命,为何王者却不谨慎修德?
集命:指皇天将赐天命。
受礼天下,又使至代之?
既然已经统治天下,为何又被他人取代?
初汤臣挚,后兹(zī)承辅。
初把伊尹视作小臣,后来用作辅政宰相。
臣:小臣。挚:伊尹。
何卒官汤,尊食宗绪?
身为商汤辅佐大臣,为何死后荣获宗庙配享?
官汤:官于汤,指做了汤的相。尊食宗绪:指配享宗庙。
勋阖梦生,少离散亡。
令尹子文为何在梦泽活下来,少年之时遭受离散之苦。
被母亲弃于云梦泽,被老虎养大,后外公打猎,遇见带回抚养。
何壮武历,能流厥严?
为何壮年奋厉勇武,能使他的威名远布?
彭铿斟雉,帝何飨?
彭祖烹调雉鸡之羹,为何帝尧喜欢品尝?
彭铿(kēng):即彭祖,传说他活了八百多岁。斟雉(zhì):调和鸡羹。帝:指尧。
受寿永多,夫何久长?
得享高寿年岁太多,为何竟有那么久长?
受寿永多,夫何久长:王逸《章句》:“彭祖好和滋味,善斟雉羹,能事帝尧,尧美而飨食之。彭祖进雉羹于尧,尧飨食之以寿考。彭祖至八百岁,犹自悔不寿,恨枕高而唾( tuò)远也。”
中央共牧,后何怒?
周代王朝共公治民,厉王君主为何发怒?
中央:指周王朝。共:指共伯和。牧:指共伯和摄行政事。后:周厉王。怒:指降旱为祟。《庄子·让王》释文引司马彪曰:“共伯,名和,修其行,好贤人,诸侯皆以为贤。周厉王之难,天子旷绝,诸侯皆请以为天子。共伯不听,即干王位。十四年,大旱,屋焚,卜于太阳,兆曰:‘厉王为祟。’召公乃立宣王。共伯复归于宗,逍遥得意共山之首。”
蜂蛾微命,力何固?
国人生命原本微贱,自卫力量为何牢固?
蜂、蛾:群居而团结的小动物。微命:小生命。力何固:指团结的力量何等坚固。后二句大概是比喻国人尽管地位不高,但他们像蜂、蛾一样团结一致,形成很大的力量,终于把周厉王驱逐出去。
惊女采薇,鹿何佑?
惊于妇言不再采薇,白鹿为何将其庇佑?
惊女:闻一多以为当作“女惊”,“惊”通“警”,警戒的意思。《文选·辨命论》注引《古史考》曰:“伯夷、叔齐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野有妇人谓之曰:‘子义不食周粟,此亦周之草木也。’于是饿死。”这就是“女惊采薇”的故事。鹿何佑:《琱玉集·感应篇》引《列士传》曰:“伯夷兄弟遂绝食,七日,天遣白鹿乳之。”《路史·后纪》四注引《类林》《广博物志》有相同的记载,这就是屈原所问“鹿何佑”之事。
北至回水,萃何喜?
北行来到回水之地,一起饿死何乐可为?
回水:即雷水,发源于首阳山。萃(cuì):相聚。指伯夷、叔齐先后出逃,在首阳山下的回水相聚,最终一起饿死。屈原问他们这样做有什么高兴的?相传,伯夷、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。兄弟让国,叩马谏伐,耻食周粟,饿死首阳。
兄有噬(shì)犬,弟何欲?
哥哥拥有善咬猛犬,弟弟又打什么主意?
兄:指秦景公,春秋时秦国国君。弟:指秦景公之弟针。
易之以百两,卒(zú)无禄?
一百辆车换一条狗,交易不成反失禄米。
百两:一百辆车。无禄:失去俸禄。王逸《章句》:“秦伯有噬犬,弟针欲请之。秦伯不肯与弟针犬,针以百两金易之,又不听,因逐针而夺其爵禄也。”
薄暮雷电,归何忧?
傍晚时分雷鸣电闪,想要归去有何忧愁?
薄暮:傍晚。指屈原报国无门的忧愁。
厥严不奉,帝何求?
国家庄严不复存在,对着上帝有何祈求?
厥严:楚国的威严。奉:保持。帝何求:对上帝还有什么要求。
伏匿穴处,爰(yuán)何云?
伏身藏匿洞穴之中,还有什么事情要讲?
伏匿:隐藏。穴处:居在山洞里。爰何云:对国事还有什么可说的。爰,疑问代词。何处;哪里
荆勋作师,夫何长?
楚求功勋兴兵作战,国势如何能够久长?
荆:楚国。勋:追求功勋。作师:兴兵。夫何长:国家命运怎能长久?
悟过改更,我又何言?
悔悟过失改正错误,我又有何言词可陈奏?
悟过改更:希望楚王能觉悟错误,改变做法。
吴光争国,久余是胜。
吴王阖庐与我楚争国,我们屡次战胜吴国,
吴光:吴公子光,即阖庐。争国:指阖庐对楚国发动的战争。
何环穿自闾社丘陵?
为什么被吴王阖庐入侵郢都(yǐng dū),毁坏闾社丘陵?
爰出子文,吾告堵敖以不长。
子文告诉楚君堵敖,楚国将衰不能久长。因此堵敖怨恨子文,罢免其官职。
堵敖:楚文王的儿子,继楚文王为楚国国君,他的弟弟杀死他,自立为王,就是楚成王。
何试上自予,忠名弥彰?
子文为何告诫楚君堵敖,自毁其家以纾国难,以致他“忠君忠国”的名声更加显著昭彰?